时光荏苒,盛事如约。8月22日,云南圣约翰医院迎来了开业十六周年和建院七十一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历史的巧合给我们提示,要高质量发展,建百年优质医院,改革必须永远在路上。医院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诞生,并随着时代改革发展而演进变迁。医院发展变革的几个重要节点:最早的雏形为1953年“国庆节”后成立的“西南行政委员会建筑工程局第六工程处卫生所”;10年后的1963年第一次“上山”,在小团山组建“建工部云南工程处小团山卫生所”;1968年9月,在原址改卫生所为医院建制。1978年7月,第二次“上山”,医院迁至占地75.5亩,建筑面积2.6万平米的小虹山院区;1993年6月,通过卫生部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为云南省首批、云南省170多家企业和行业医院首家通过评审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04年9月医院“南下”搬迁至滇池路现址,开启了深刻和彻底的改革之路,并于2005年底完成改制工作。医院名称随建工集团的演变、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几经变更,有:“中建昆明指挥部职工医院”“云南省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医院”“云南省建工局职工医院”“云南省建工医院”“云南省工人医院”“云南圣约翰国际医院”“云南圣约翰医院”。云南圣约翰医院的历史,是一部改革发展史。经过一代又一代建工医院人的持续奋斗和艰苦努力,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云南省建工医院达到了建设和发展的鼎盛时期,进入昆明地区大中型医院之列,并成为云南省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上世纪90年代末,因医改大潮、医保制度建立、医院地处虹山交通不便、云南建工集团自身发展遇到瓶颈而对医院投入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医院经营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和公立大医院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步陷入生存危机。为克服医院地理位置不佳,交通不便给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医院走出困境,2002年医院提出了“搬迁改制”的思路。2004年9月医院搬迁至滇池路现址。2005年底,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文件精神,医院从云南建工集团分离改制,名称变更为云南圣约翰医院。四川达任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医院的改制,著名企业家朱世雄先生为医院的改制、为医院的战略规划、为医院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心血。传承历史,深刻变革,重铸辉煌的16年。改制对于云南省建工医院来说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改制后,医院用两年多时间进行“休克疗法”,歇业装修改造,流程再造。配置西门子系列核磁共振仪、炫速双源CT、血管造影机,以及华科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与世界接轨的先进大型医疗设备。为全体医务人员、为有志于与医院共创未来的专家学者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营造和谐、包容、开放的工作氛围和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和培养。面向省内外引进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为医院注入新鲜血液和技术力量。通过外派进修学习和内部培养,一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成长。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70余名,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30余名。保证了医院在管理和学科能力建设上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保持了心血管、脑血管、骨科与康复、肝胆腹部外科、医学影像等学科学术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省内的影响力。圣约翰医院的知名度、品牌度和美誉度在大众心目中已耳熟能详。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医院高质量健康发展的保证。云南圣约翰医院创始人朱世雄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亲历者,是邓小平改革精神的实践者。他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勇于创新的胆识、不屈不挠的意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这些企业家情怀和精神是企业成功的法宝和保证。改革开放初期,朱世雄先生义无反顾地“下海”,所创办的文化、餐饮、商贸等企业都做得风生水起。在爱立信大中华区任职期间为公司作出了卓越贡献。上世纪90年代,他在悉尼收购了《澳华时报》并任董事长,从此《澳华时报》真正成了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期间,他凭借《澳华时报》这个平台,组织了“反对李登辉‘两国论’”等一系列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的活动,受到中央统战部、外宣办、侨办等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尤其值得称颂的是,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对《澳华时报》在悉尼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亲自签发了感谢信。朱世雄先生是云南省建工医院改革并重获新生的推动者。2005年底,他以对社会、对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云南省建工医院的改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医院开业之初,朱世雄先生就一直强调医院要守正创新,要在技术、管理和服务上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要求“为民营医院正名”,强调“云南圣约翰医院不做一分钱的广告”,要靠“精进的技术、精心的服务、精选的良药、精良的设备、精美的环境”及良好的口碑获得社会和患者的信任。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中可以看得格外清晰,正是有朱世雄先生正确的战略引领和建百年优质医院勇气,医院才能战胜重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并硕果累累。 缅怀小平同志,弘扬改革精神,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以及医院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自身要求,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改革精神,对圣约翰医院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是实事求是,最鲜明的领导风范是开拓创新,最恢宏的革命气度是战略思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早在1958年,小平同志就说过“思想解放,破除迷信,后来者可以居上” 。他还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还概括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实践这个标准最硬”。小平同志身处逆境而始终豁达乐观,肩负重任而总是举重若轻,目光远大而始终脚踏实地,功高至伟而从不居功自傲。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勇前进。圣约翰医院16年的发展,每一行脚步、每一级台阶、每一份艰辛、每一份历练,成就了云南圣约翰医院的今天。医院要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积极运用改革思维和创新方法,努力解决建设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展望未来,还有无数个16年等着我们开拓。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集团一盘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在朱世雄先生的战略引领下,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圣约翰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胜利,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