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社会新闻
医学期刊
视频中心
天使风采
医院刊物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从捐款趣事看中国慈善事业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18日 来源:云南圣约翰医院 阅读:4797
分享到:

 

        我院门诊大厅安装了一台多媒体电子募捐机,放置了半年多,向里面捐款的人寥寥无几,捐出的票面大多为5角、1元、5元、10元。当然,依个人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自从募捐机放置在那里,本人每次路过,都习惯性地看看里面有没增加钱币,近来里面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张100元的票面,在一堆零钞里,那张百元大钞显得格外耀眼。于是向与机器相处时间最多的导医打听钞票来历,导医却道出了这张钞票的趣闻――

        误捐――

        一位三、四岁大的小患者就诊时,妈妈为他排队交药费时,叫他向募捐机里捐款,孩子左手拿了张1元钱,右手拿了100元钱。妈妈的意思是叫他把1元钱捐了,谁知孩子没明白,顺手把右手的100元钱投进了机器,妈妈看了着急,打了孩子几下,委屈的孩子哇哇大哭。也许这位妈妈也觉得自己行为不妥,于是带孩子到商店买了零食哄孩子。

 

        冲动―

        导医又讲了另一个捐款趣事:2008年5・12地震,全球人民都在给灾区捐款。当时,一家医院的产房里诞下一男婴,男婴的父亲是位商人,一时高兴约朋友喝了个酩酊大醉。在酒精的作用下,那父亲从胸前口袋中掏出100元一张的一叠钞票毫不犹豫地投进了捐款箱,嘴里还高声嚷嚷:“我有钱,我高兴,我还捐。”边说边往口袋中掏钱,搀扶他的朋友,一把拉住其的手腕说:“你不是已经捐过了吗?”边说边拉着他离开……

 

        无奈――

        在网络上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捐款的话题,还是为汶川地震捐款时的事:幼儿园里发动小朋友捐款的宣传非常到位,彤彤得知妈妈没有带钱就来接他哭的跟个泪人一样,威胁老妈说:你不拿钱来我就住幼儿园不走了!他妈妈正准备回家拿钱就听幼儿园老师问彤彤:你准备捐多少钱?彤彤想都没想就跟老师说:100元!他老妈一听汗都出来了!

 

        老爸老妈在单位已经捐了不少了!(有些单位要求捐一个月工资的)对于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来说100元也太多了吧!不过为了不让彤彤丢面子,他老妈还是回家拿了100块钱交给了幼儿园老师。于是,感慨!幸亏没人问灿宝宝要捐多少!因为我家灿宝宝最喜欢的数字是:500!玩过家家问他灿宝宝卖多少钱?灿宝宝说;500元!能不能再便宜点?不行!不卖了!酸奶卖多少钱?500元!能不能再便宜点?那1000元吧!……

 

        思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慈善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我国拥有着优良的慈善传统,但是当前却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慈善文化现象。慈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而不应该是被迫的,是人们趋善道德价值的一种自愿的行为表达,是发自内心的。可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索捐”、“迫捐”和“劝捐”现象,很多人是在单位或某机构的倡议、劝导下进行捐款的。

 

        再有就是“应景表演”现象。慈善捐赠是不论富人还是穷人的一种行为自觉和生活常态,自觉捐赠行为通常不会等到特定需要时再做应景表演。可是我国目前却普遍存在着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而进行的应景表演式的慈善捐款现象。而“为富不捐”现象。中国富人对慈善的热情比较有限,尽管有一批先富人群在慈善方面作出表率,但数量很少。当然,出现以上现象不能全赖民众,由于目前民众捐款后尚不知晓慈善款项是否到达需要帮助之人手?是否款项百分百用于扶贫?得到资助后,被帮助的百姓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后续报道的跟不上慈善事业不透明也是民众捐款不积极的因素。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慈善捐助行为大都是自愿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慈善捐款的多样性,民间的如二手书义卖活动、生活用品义卖等买得款项全部捐献,政府部门的可以对捐赠者提供社会保障及税收倾斜等政策支持。让慈善成为一种全民文化,让慈善事业成为全社会的事业,无论是政府、单位还是个人,也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有参与的义务与责任,才能构建全民参与慈善的立体格局。

 

阿娇/文/图